航空航天学院“桃李芬芳,师恩似海”教师节祝福活动圆满举行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为表达对教师们深深的敬意与感谢,营造尊师重教、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航空航天学院于9月10日开展了以"桃李芬芳,师恩似海"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活动。
教师节当天,志愿者们早早来到教室等候,利用课间时间为授课老师们献上精心包装的鲜花和写满祝福的贺卡。"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节日快乐!"一声声真挚的问候在各个教室响起,老师们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感动。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暖让课堂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v
在学院楼内,志愿者们逐一走进各个办公室,为全院教师送上鲜花与祝福。一束束鲜花、一张张笑脸、一句句问候,凝聚着航院学子对老师们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尊师重教、感恩奋进的优良传统。
同时,教师节前夕面向全体研究生开展“我和我的导师”征集活动,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投稿,分享了与导师的温馨故事,或送上了对导师的诚挚祝福。
航天工程专业2023级研究生吴凯:在航空发动机薄壁件结构优化的研究中,我曾一度陷入困境。外涵道机匣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多次仿真失败让我倍感压力。深夜的实验室里,我对着屏幕上一遍遍报错的数据陷入迷茫。郑晓霞老师在我最焦虑的时候悄然走到我身边。“科研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她温和而坚定地说,“每一次失败都是离真相更近一步。”那一刻,她不仅是学术的引路人,更是科研精神的守护者。
图为郑晓霞老师与第一届毕业生的合影
航空工程专业2024级研究生刘哲:我的导师是刘瑞峰老师,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觉得自己的科研生活也变得井井有条,充实而幸福。不仅在学业的关键时刻,在日常点滴生活中,他也始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我们。每一次出差归来,总会与我们分享旅途中的见闻与思考,借事说理,教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与智慧。在科研道路上,每一次研讨,您都倾注心血、尽职尽责,为我们指明方向、提供极具价值的建议。
图为刘瑞峰老师与学生们的合影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024级研究生高雅:我的导师是马国祯老师,科研方向是流体仿真。马老师是一个关心学生的老师,不只是学术上的指引,还有生活上的疏导。学术上,他每周都会把该做的事捋得清楚,该看的文献、要整理的数据,都有明确方向。遇上我弄不懂的地方,他会慢慢拆解着讲,从不会嫌麻烦。要是我赶上身体不舒服,或是进度慢了些,他也从不严厉苛责,总让我先把该顾的顾好,学术的事不急在一时。生活里,他也会留意学生的心情想法,耐心的帮我捋思路,并分享自己的一些科研经历。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对科研生活充满向往和动力。
此次教师节活动不仅传递了学子们浓浓的感恩之情,更展现了航空航天学院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加强师生交流互动,为培养更多优秀航空航天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初审:梁梦英
复审:贾佳
终审:闫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