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按照学校安排部署,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经过深入调研、周密筹划,成立了“星火”校园劳动实践服务队。“星火”校园劳动实践服务队是我校学生勤工助学劳动教育的创新举措,目前主要承担迎西校区大部分校园环境的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首批上岗队员由迎西校区200余名学生组成,是我校推动新时代“铸魂领航”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确保劳动实践的有序开展和推进,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就实施方案的制定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在劳动实践开展之初,就区域分配、管理机制、支持保障等方面组织相关部门和学院多次召开座谈协调会,为劳动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9月7日上午,首批上岗队员培训会在迎西校区电机馆顺利举行。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劳动认识,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老师在讲解劳动实践工作内容和要求之外,还邀请物业中心负责人就劳动安全和工具使用等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培训以及曾担任教室保洁工作的两位优秀学生分享工作经历、个人收获和感悟。近三个小时的培训会干货满满,同学们精神抖擞、热情爆棚,纷纷表示表示收获颇丰,充满信心做好劳动实践。
9月9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其他同学还在睡梦之中的时候,第一期“星火”校园劳动实践服务队的队员们在迎西校区闪亮“登场”。他们身着统一“蓝马甲”,出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挥动着扫帚,手提着簸箕,默默地清扫着路面的落叶和垃圾,用勤劳的汗水为校园带来整洁与美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勤工励志、劳动光荣”的深刻内涵。
第一期劳动实践从9月9日至11月1日,历时近两个月的时间,周末和节假日无休。两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于第一次从事校园保洁的同学们来说,却并不轻松和短暂。从晨光熹微到披星戴月,从满树碧绿到一地金黄,从早起困难到精神抖擞,同学们的成长和变化显而易见。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带来美丽校园,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点亮明灯。
在这期间,涌现出来一批优秀队员,他们务实、内敛,不浮夸、不张扬,有钻劲、有韧劲,理工大学子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化学与化工学院过控2102班位佳豪分享到“没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最开始担任组长,我是有顾虑的。两个月的工作我体会到,作为组长我必须要和大家、老师沟通,要解决问题,这次劳动实践提升了我的管理沟通能力”;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2303班贺国栋讲到“打扫的过程真的很辛苦,因为不会使用工具,上岗第一周胳膊都困得抬不起来。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我也慢慢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我收获了健康规律的作息,锻炼了统筹规划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人际交往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型2207班范重鑫说“天蒙蒙亮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但是当我开始清扫时,就会迅速恢复活力,垃圾清运这样的重活和脏活都是自己在做,我认为这是组长的职责所在”;航空航天学院力学2201班的王显分享到“两个月的劳动实践让我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但同时也让我收获了友谊”。早晨清扫工作结束后,总能看到机械工程学院的母超锐在图书馆前排队等候,他在为考研做最后的冲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雨欢是一名女生,她在自己的感悟中写道“每天早晨6点起床感觉好累,有过厌倦和疲惫,但我选择了坚持。随之开始享受早起的过程,享受宁静的校园和清新的空气,清扫回去的路上,看着升起的太阳和陆续上课的同学,感觉美好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了”。土木工程学院暖通2302班王远霆报名参加了第二期劳动实践活动,他改掉了熬夜的坏习惯,每天工作结束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的劳动进行教育指导,关键在于,不能让任何高涨的劳动热情、任何创造激情,最后成为孤单的火种。
校园保洁劳动实践活动备受全校师生的关心和关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贺光明表示,组建“星火”校园劳动实践服务队,是我校推进新时代“铸魂领航”工程的重要举措,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引导和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希望同学们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活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塑造坚韧不拔、勤奋踏实的良好劳动品质,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丽莉召开学院座谈会,与参与劳动实践的学生分享经验、交流感悟。她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劳动实践活动为载体,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学会感恩,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土木工程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劳动育人工作,连续四年开展“三个一千,五育并举”主题教育活动,已形成良好的劳动育人氛围。劳动实践报名通知发出后,同学们纷纷踊跃报名,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与积极性。”党委副书记芦倩表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郑芳表示,校园劳动实践绝非简单的体力劳动,同学们在日复一日看似简单的清扫中学会了坚持与坚守,在一丝不苟的劳作中体会到付出与责任,在俯身躬行的劳动中积蓄起挺胸做人的底气。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并完善育人体系,努力为学生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成长平台。
第一期劳动实践最后一日的工作结束后,各小组或在清泽园,或在学院门口合影留念。看着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想着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收获的喜悦时,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和高兴。
下一步,将及时总结“星火”校园劳动实践服务队的工作经验,并在虎峪校区和明向校区推广,将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学生“三自”教育的劳动实践品牌项目;进一步探索构建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搭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干活、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验劳动过程,收获劳动成果,体会劳动快乐,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让劳动教育在学校蔚然成风。
初审:郑 洁
复审:郑为国
终审:贺光明